河南国晴新能源有限公司
河南国晴新能源有限公司
7X24小时服务热线:

17838351500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 >>正文

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问题

人气:4发表时间:2023/9/12 9:45:08

我国分布式光伏资源十分丰富,可开发利用的规模巨大。随着电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,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开发已形成相当规模。

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开发类型多样、规模小、建设时间短、系统简单、电气设备集成度不高的特点。在正常投运后,可采取“区域远程集控”的管理模式,具有减少投入费用等优点。同时,分布式光伏系统线损小,节能环保效益明显。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,减少了长距离输电造成的线路损失,加之就地或在附近区域内消纳电量,有效避免了“弃光”现象。

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,有效降低了化石燃料用量,减少了碳排放。

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商业模式,一是自有屋顶,自发自用,余电上网;二是合同能源管理,业主屋顶由光伏项目开发商建设,并向业主供电,余电上网。从实际情况看,目前,合同能源服务项目违约和项目融资方面存在一定风险。

分布式光伏项目产生两方面收益,一是电网购电费用抵消减少的光伏发电;二是0.42元/千瓦时的政策补贴。不过,我国在实施光伏补贴的同时,也对屋顶业主自用电量提出要求,如果自用比例低,未达到要求,则光伏电量输送至电网,项目收益可能变相为本地火电上网价格,低于工商业电价。若屋顶业主完全失去电力消费能力,光伏电量被迫全部上网,则难以获得预期的项目收益。

现行的一个售电区仅允许存在一个电力供应商,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造成一定约束。虽然国家颁布了豁免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许可证的政策,但也仅限于自发自用、余量上网,由于自身无法完全消纳所有电量,周围电力用户也无法享受供电服务,因此,分布式光伏项目向面积较大的屋顶、自用电量较多的项目进行投资,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市场的发展。

我国拥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,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。从长远看,我国光伏产业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和广阔的市场空间。近年来,随着政策变化,光伏电价补贴退坡明显,虽然对光伏行业带来一些影响,但也促使行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,产业模式出现新的变化。

首先是“光伏+储能”模式,该模式储存了未消纳的剩余电量,并可在企业用户生产过程中放电和消纳电量,从而使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减少,优化了自发自用比例,增强了项目盈利能力。

再者是“光伏+储能+交通”模式,即分布式光伏系统与储能设备、充电桩科学配置。

还有“光伏+微网”模式。该模式消纳分布式光伏电量的方式为微电网,在偏远地区适用。

再就是“台变区电力交易”模式。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通过市场交易转移至上级台变区,而项目所发电量可通过输配电网络完全消纳。

绿色低碳是生活主基调,绿色能源也一定是未来趋势,分布式光伏电站尽管发展速度快,但遇到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,不可回避的。新型能源一定还会有一段路要走,但道路的方向是对的,前途也必然会是光明的。
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7838351500

微信咨询
河南国晴新能源有限公司
返回顶部